9.鄂霍次克文化

鄂霍次克文化是5~12世紀時,盛行於鄂霍次克海沿岸的文化。這種文化不屬於重疊的年代中,原本居住在北海道的人留下的續繩文時代和擦文時代文化,而是由外來的異民族所留下。他們的生活以海上狩獵和捕魚為中心,留下的遺跡也都在海岸一帶。
這個文化最初出現在宗谷海峽周邊,在6~7世紀時到達北海道東部。8~9世紀時,其範圍從庫頁島一直拓展到北海道和千島群島。
【圖 鄂霍次克文化的遺址分布圈變化】



鄂霍次克文化在陶器外形和房屋建造上,擁有獨特的特徵。尤其是其崇拜熊的風俗,例如在住宅內收集熊的頭骨進行祭拜等,應該也影響到了後來的阿伊努文化。
北海道東部在10~11世紀左右,鄂霍次克文化與擦文文化接觸並融合,轉變為飛仁帶(Tobinitai)文化。這種文化的特徵是介於擦文文化和鄂霍次克文化之間,一般認為這代表著有些鄂霍次克文化的民族,混居到原本住在北海道的擦文文化民族之間。
【圖 外形如同擦文陶器,花紋如同鄂霍次克陶器的飛仁帶(Tobinitai)陶器】
